博客來e-coupon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博客來e-coupon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評價



網友滿意度:



看書是一個最快增加"經驗"和"想法"的方式

你想過的、不曾想過的,

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把不一樣的體驗分享給大家

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的原因~

但是讀書真的不能挑食,偶爾各式各樣的書

都要稍微看一下,才不會說在些關鍵時刻

缺了判斷的依據或概念>_<

像是這次看了覺得很有收穫的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就會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書~

不知道就偏好而言看官喜不喜歡呢?

畢竟也要有愛才能把書看下去嘛!XD

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

加入@Line粉絲團就能夠輕鬆拿~

推給大家試試看囉;)



生活市集折價券

小鴨 博客來e-coupon傳送門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本週熱銷商品:





末等魂師(4) 談不攏,就翻桌!







打工勇者06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一無所知,才自由

    你能否記起,上一次不仰賴任何權威資訊,只憑自己的感官和心去體驗一件產品/創作品,是什麼時候?

    漫畫家達文多向葡萄酒農樂華提出邀約,以一年為期,帶領彼此進入自己的田園與工作室、探訪自己認可的圈內人物,也一同品鑑兩種領域中的頂級名作與無聞佳釀。

    於是,在釀酒加不加硫的討論中,在解釋圖像藝術與非典型敘事的言談中;在多次品飲與許多為漫畫情節興奮失眠(或相反)的夜晚過後,兩位創造者不斷對話,或質疑、挑戰彼此,或分享相同感觸。正因為對彼此的領域一無所知,才能不受潮流或外在權威資訊影響,坦然說出真實的感受:名不見經傳的餐酒不比拍賣會中的搶手名酒遜色,備受推崇的漫畫家作品也不盡然能打動所有讀者的心。

    同時,我們也看到樂華選擇小規模生產、不申請有機認證,寧願退出法定產區,讓自己生產的酒僅標註為「地區餐酒」。看到達文多為樂華開的書單包含了紀實、歷史傷痕、英雄、深度自省等類型,既向樂華展現漫畫世界的廣大,更隱然勾勒出達文多對漫畫的信仰。看到他們在向門外漢介紹自己的領域時,是如何透過點點滴滴的選擇,揭開他們堅守的價值。這些對價值及細節的堅持,使作品有個性,使我們與他人有別,也使我們遇見理念相同的夥伴,以及更多認同這些價值,而非單憑包裝與既定印象認識我們的支持者。

    漫畫家將這精彩的一年濃縮為本書,邀請讀者走入兩個世界奇妙的交會點,不僅看見兩種技藝與視野的交流、圈內指標人士的自信與脆弱,也從生產者與消費者角度反覆辯證小規模、不從眾的產品的存在價值與成功之道。作者藉由這部作品演示了紀實漫畫的敘事能力與文學價值,也彷彿驅使讀者自我探問,我們是否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們所做的選擇,又是否反映了自己所信仰的價值?

    本書特色

    法國最近二十年多有個突出的現象,即漫畫與葡萄酒的復興,此一成功,正是漫畫家及葡萄酒小農拒不妥協、堅守價值的結果。而這本紀實漫畫,正是在向這群「真實」的人物致敬。

    也許有些讀者會和我一樣驚訝於這本漫畫的對話之繁多,這些密密麻麻的對白文字擠滿了許多漫畫框格,往往比人物占有更多空間。但奇妙的是,這些對白幾乎都是真的,由每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口中說出,帶著切實的響聲出現在這世上,然後被記錄下來,送到我們眼前。當某位漫畫家吐露他對創作的熱愛、擔憂著作能否獲得讀者青睞,當某位酒農以爽朗神情說出自己在釀酒思維上的轉變,作為讀者,我們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情感,從未謀面的他人所表露的自信與脆弱。

    這些細碎的片段使我們得以進入他們的世界,窺看他人的生之欲望,其迷人程度甚至不下於本書的主體故事。若說文學滿足的是活在他方的想像,漫畫家確實帶領我們遨遊了許多憑一己之力難以企及的他方。就像葡萄酒的味道可分為前中後段,香氣的感知有鼻腔與喉間的不同,這本書也展現了十分繁複的層次與悠長的餘韻,教人捨不得狼吞虎嚥。

    本書自2011年出版以來,一直是法國漫畫書店的熱門暢銷書,也證明了兩人彼此啟蒙的故事已跨越產業界限,獲得芸芸讀者的共鳴。















      名人推薦

      Hally Chen專欄作家

      毛奇/飲食作家.聯合報專欄作家

      阮光民/漫畫家

      吳志寧/929樂團主唱

      李取中/The Big Issue大誌總編輯

      李瑾倫/插畫家

      李絲絲/誠品書店Cooking Studio資深企劃

      何宣瑩/好口福品牌創辦人

      馮小非/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杜祖業/《GQ》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林欣琦/田文社社長

      臥斧/作家

      查爾斯/風和日麗唱片行創辦人

      高耀威/彩虹來了負責人

      陳柏欽/台南生活美學館館長

      黃健和/大辣出版總編輯

      黃國彥/「台灣深耕園葡萄酒」釀酒師

      馮忠恬/《好吃》雜誌主編

      楊子葆/文化部次長?葡萄酒作家

      楊仁亞/Weightstone威石東酒莊

      楊博智/RUFOUS COFFEE創辦人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鄒駿昇/視覺藝術家

      鄭宜農/創作歌手

      蔡瑞珊/青鳥 Bleu&Book店長

      蔡南昇/薄霧書店店長?書籍設計師

      賴青松/穀東俱樂部農伕

      鍾尚樺/三餘書店店長

      羅文嘉/水牛文化社長

      蘇彥彰/「我愛你學田」餐廳主廚

      顧瑋/土生土長創辦人──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收到很喜歡的書的推薦邀請,覺得很榮幸。這是一部法國的葡萄酒漫畫,漫畫家花了一年來到葡萄園向釀酒師Richard Leroy參與釀造與種植的學習。葡萄酒圈子有一個樂花Leroy很有名,就是勃根地的樂花夫人,可比美價值連城的DRC。而這位樂華是先生,他從銀行業轉到羅亞爾河區從農釀酒,從幫葡萄酒剪枝學起。法國的產區制度和葡萄酒釀造傳統,讓這項農產變得是最為嚴格遵守地方風土特色以及農藝傳統的農產,更是土地的驕傲。對小農有興趣的朋友、愛喝酒的朋友,都很值得一看。」--飲食作家/合報專欄作家?毛奇

      ■「寫實溫暖的筆觸,彷彿進入真實的葡萄園,與主人翁一起脫去權威的迷思,用身體與感官品嚐美好的一年。」--929樂團主唱/吳志寧

      ■「這本書會讓人理解:所有創作的核心,皆在展現創作者的理念、引導接受者理解,並且觸發新想法。畫漫畫如此,製酒亦同。」--臥斧/作家

      ■「真正在意的事物,即便旁人看不出來,你還是會知道其中的差別和意義。1mm距離的美感平衡,1db聲響的細微調整,如果你也能感受當中細微卻必須的堅持,一定會跟我一樣,在這本書裡得到無與倫比的感動與樂趣」--風和日麗唱片行創辦人/查爾斯

      ■「成為一個無知者,世界變得更多彩,精彩的辯證與反思,懂得歸零才能再生。」--彩虹來了負責人/高耀威

      ■「從頂樓自種葡萄、實驗釀酒,到彰化二林酒莊琢磨實踐,誕生了『深耕園』,一連串的從無知到啟蒙的探索、理論與實際的拉扯與印證,不管有沒有價值,每一瓶都是靈魂的展現。如本書,『唯有無知,才能自由。』」--「台灣深耕園葡萄酒」/釀酒師黃國彥

      ■「釀酒,英文作Winemaking,直譯就是『做』酒;而法文是Vinification,這個字脫胎於vin(葡萄酒),意為將葡萄果實轉化成為葡萄酒的過程,無以名之,我翻譯為「成酒」。

      『做』雖是重點,『成』才更是目標。

      但若要成事,得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做事的人可以任性,成事的人卻必須顧全大局;做事的人可以過癮,成事的人卻必須隱忍;做事的人可以光芒四射,成事的人卻必須謙虛自持;做事的人做成了可以有成就感,成事的人成了事卻必須感謝眾人,或者,一切榮耀歸於主。

      這已經是價值選擇了。

      呼應這個價值觀念,我又想到一個英法之別:英文稱釀酒師為Winemaker,法國人卻喜歡用 Vigneron葡萄農。因為在法國人的哲學裡,一位好的釀酒師首先應該是一位好的酒農,如同釀出一款高品質的葡萄酒的前提是能夠收成高品質的葡萄,未曾深入參與葡萄園工作的人,不熟悉葡萄成長過程中所有細節的人,不可能釀出好酒。

      也正如同《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一書所說,農不只耕,還要種、育、養、穫,收與藏,尋求的是整體之和諧,反映的是大地之母的創造力,是『成』。好酒,應該不僅是做出的酒,也該是做成之酒。」--文化部次長/葡萄酒作家?楊子葆(部分節選自「做酒」與「成酒」一文)

      ■「一個職人對待他的工藝的專注行為,難以言述的美麗感人。酒農與漫畫家,表面看來無交集,但他們對待所有接觸的生命、事物,都慎重又認真。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有無私的大愛才能生產出的尊重與愛護。從第一章就層層啟發我內省自己要如何對待我的農園與相關的人事物。」 --楊仁亞/Weightstone威石東酒莊

      ■「這是一個關於『真誠』的故事」。釀酒師與漫畫家彼此以一年為期的認真生活,相處過程讓人覺得親切而溫暖,他們真誠的面對葡萄養成過程,從剪枝、糞便農法、加硫與否和釀酒步驟的踏實,釀酒師與漫畫家謹守的價值都是真誠。

      他們也曾經在數字上,技法上,有過世俗的聲音在心裡迴盪著,或許猶豫、或許斟酌,最後依舊走向最初的質樸真誠。

      兩人彷彿不同世界,在想像的虛構世界與需現實觸碰的生活間,卻擁有相似的共同點:『我認為最重要的作品符合我想建構的世界觀......,然後,想進去的人就進去吧。』漫畫家點出他們在創作概念上的殊途同歸。」--蔡瑞珊/青鳥 Bleu&Book店長

      ■「這是一本充滿土地力量的好書,也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誠實作品」--穀東俱樂部農伕/賴青松

      ■「非常好看的一本書,其中關於價值的論述,真是再同意不過了!沒想到漫畫放上這麼多的論述,卻一點也沒讓閱讀無味,反而常有令人叫絕之語。」--土生土長創辦人/顧瑋

      ?「出色的寫作、角色刻劃以及令人迷醉又振奮的氛圍描寫,都使得這













    法國最近二十年有個特殊的現象:漫畫與葡萄酒的復興。此一成功,正是漫畫家及葡萄酒小農拒不妥協、堅守價值的結果。而這本紀實漫畫《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正是在向這群「真實」的人物致敬。

    漫畫家達佛多向葡萄酒農樂華提出邀約,以一年為期,帶領對方了解自己的專業領域,也一同認識兩片領域中的經典名作與無聞佳釀。

    正因為對彼此的領域一無所知,對自己感知的自信,才能不受潮流或外在權威資訊影響,坦然面對真實的感受:名不見經傳的餐酒不比拍賣會中的搶手名酒遜色,備受推崇的漫畫家作品也不盡然能打動所有讀者的心。

    一無所知,才自由。因此書名叫《無知者》

    而在這一年中,兩人進入彼此的創作世界,也向讀者揭開他們堅守的核心價值,以及為何堅持這些價值。理查的自然動力農法看似神祕,實則體現釀酒與風土是如何密不可分,他選擇小規模生產,以手工細心照護葡萄園,釀出具有獨特個性的小莊園酒。艾提安則相信漫畫具有的文學價值,以真實人生為創作主題,希望既忠於描寫對象,又保有創作自由。

    這些對真實價值及微小細節的堅持,使作品有個性,使我們與他人有別,也使我們遇見理念相同的夥伴,以及更多認同這些價值,而非單憑包裝與既定印象認識我們的支持者。創作者如此,葡萄酒小農如此,編輯如此,還有許多領域也無不如此。

    沒有把價值做出來,就不能期待成品能觸動任何人的靈魂。

    艾提安將這精彩的一年濃縮為本書,邀請讀者走入兩個世界奇妙的交會點,由一無所知,到看見創造的本質與核心價值。這不是以「他們的努力值得被看見」的道德觀點出發的書,而是從創造者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體驗這些看似陌生、相異的世界,在最深的精神上,是如何驚人地相互呼應。

    文/大家出版編輯部

























    • 作者介紹







      艾堤安?達文多 Étienne Davodeau

      漫畫家,當今法國漫畫界的翹楚,創作能量豐沛,作品題材紀實與虛構兼有,而虛構作品也常從真實人事物取材,展現精彩的寫實敘事風格。

      紀實作品包括《無知者》、《壞人》、《鄉下人!記錄一場政治衝突事件》《一個人死了》《我們童年時親愛的祖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黑暗時代的調查報告》等,其中《鄉下人!記錄一場政治衝突事件》記錄了一條高速公路的開發計畫如何影響三位酪農與鄉村居民生活進而激起連串抗爭,也描繪了有機酪農的生產方式。達文多的這類作品多與土地有關,訴說對人及土地的濃烈關懷。

      虛構作品包括:《露露,裸露的女人》,已改拍為電影;《腳踏車摔車事件》也計劃搬上大銀幕,由達文多親自改編劇本。

      達文多也曾受羅浮宮邀請,參與「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畫,以羅浮宮為題創作,作品中文版《斜眼小狗》由大辣出版。







    • 譯者介紹





      陳蓁美

      政大廣告系畢業,法國Poitiers大學電影研究DEA,現為自由譯者,也在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翻譯。譯作包括《斷線》、《在巴黎餐桌上》、《愛情沒那麼美好》、《巴黎?愛情?匆匆》、《冬季街區》、《瑪麗的真相》、《氣味》、《狼蛛》、《美女與野獸之死》等書。

      譯者信箱:mei.chen276@msa.hinet.net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目錄導覽說明





    • 第一章 ▎剪枝吧(以及印刷廠一日遊)

      第二章 ▎橡木桶的木頭

      第三章 ▎漫畫家尚皮耶?吉伯哈(和音樂家吉米?罕醉克斯、莫札特,以及其他人)

      第四章 ▎畫像的藝術和其中的酸甜苦辣,亦即「鳥嘴理論」

      第五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六章 ▎牛糞的謳歌

      第七章 ▎近距離接觸的問題

      第八章 ▎紐約-蒙貝諾-紐約

      第九章 ▎蠢話(有時)也會變成好點子

      第十章 ▎說錯話了

      第十一章 ▎黑與白的世界

      第十二章 ▎當酒農說「我加了硫 」,我們除了忍受,也別無他法

      第十三章 ▎桶子、桶子、桶子!

      第十四章 ▎酒標品飲家

      第十五章 ▎蒙貝諾-巴黎-喀布爾

      第十六章 ▎墨必斯動搖的地位

      第十七章 ▎沙瓦涅、普沙及其他

      第十八章 ▎尼路奇歐、維門替諾、白珍提及「漫畫潛能工坊」

      第十九章 ▎櫻桃樹下的終極領悟



















    譯者序

    【記錄與熟成--非客觀筆調的真實人生】

    陳蓁美(本書譯者)/文

    2010年冬天,法國羅亞爾河谷一位漫畫家向附近的酒農提議合作一本書,內容是兩人帶領彼此探索自己的領域。

    漫畫家是艾堤安.達文多,當今法國漫畫界的翹楚,創作能量豐沛,在紀實報導和虛構故事兩種創作類型之間游刃有餘;酒農則是理查.樂華,對種葡萄、釀酒自有一套理念,專心生產白梢楠,產量不多但品質純良。這本書在2011年問世,至今依然是法國漫畫書店的熱門暢銷書,事實證明,兩人彼此啟蒙的故事也獲得芸芸讀者的共鳴。

    早在合作這本書之前,兩人已是多年老友。但達成協議後,達文多跟著樂華照料葡萄園、釀酒,樂華則跟著達文多了解漫畫的世界。就像達文多所說,他們並不想「教育」彼此,再說時間不夠長,只有一年多而已(實際上,他們為這本漫畫相處了一年半),而是經歷一種啟蒙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雖然兩人不時意見相左,不能心服口服的時候也不少,但這些也構成本書的魅力。樂華對達文多帶來的「好」漫畫未必欣賞,達文多也經常對樂華推崇的好酒「有眼不識泰山」,但持平常心、做平常事,沒有夸夸其談,又忠於自然本性,於是釀成這本書的好味道。

    雖然兩人對彼此的喜好未必照單全收,不過也不乏惺惺相惜的場景。就像達文多用了一定的篇幅描繪樂華對石頭和風的深情和感動,對樂華來說,石頭和風能直接影響葡萄,也就是葡萄酒的品質,其實這裡的石頭和風就是所謂的風土,但樂華不用字典釋義的方式來解釋,而達文多只是描畫出樂華如何以行動來實踐風土精神,用的語言簡單而真摯,令人會心。

    ***

    達文多的創作歷史可追溯到1992年,當時他發表了第一本作品《不喜歡樹的人》(L'Homme qui n'aimait pas les arbres),直到今天,五十二歲的達文多已經累積了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如果把他的作品概略分為虛構與紀實報導兩類,《不喜歡樹的人》《露露,裸露的女人》《斜眼小狗》以及《腳踏車摔車事件》屬於虛構類;《無知者》《壞人》《鄉下人!--記錄一場政治衝突事件》《一個人死了》、《我們童年時親愛的祖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黑暗時代調查報告》則屬紀實報導類。不過用虛構類與紀實報導類來切割達文多的作品,似乎過於簡單。他自承很享受這兩種創作。當他做紀實報導時,必須實事求證、獲得當事人許可,經常受制於人,過程也並非每次都很順利,因此做完後需要浸淫在虛構的世界。然而遊走在虛構的世界一段時間後,他又想走出家門跟真實人物打交道,重回紀實路線。後來他找到兩全其美的方法:紀實虛構交錯創作。他也體認到,不管是紀實還是虛構,描寫的實是事物的一體兩面。

    如果我們把《無知者》暫時歸類為紀實,它的確承續了達文多《壞人》《鄉下人!--記錄一場政治衝突事件》《一個人死了》《我們童年時親愛的祖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黑暗時代的調查報告》等紀實報導的脈絡。書中的人物都確有其人,描述的事件也確有其事,儘管絕大部分的場景都經過作者過濾、篩選與濃縮,但真人真事卻為這些故事注入澎湃活力。以《無知者》而言,讀者因此認識了一群在漫畫界和釀酒界勤耕不綴的大小人物,更精確來說,他們多數是小人物,沒啥市場概念,也不以獲利為努力目標,但以貫徹理念、付諸行動為樂,做的事未必有商業價值,但只要符合己身的價值觀就好。有趣的是,漫畫家與酒農將會體認到,他們做的雖是看似沒啥關係的工作,但其實能夠相互呼應的時候並不少,譬如他們對工作的態度與堅持,竟然如出一轍。

    紀實報導與客觀性

    在達文多投入漫畫界之前,紀實類漫畫已經交出精彩的成績單。六〇年代,報導漫畫開始在美國萌芽,後來逐漸影響法國。七〇、八〇年代美國出現許多自傳性質的漫畫(法國稍晚,要到八〇年代末),1992年阿特?史匹格曼的《鼠族》贏得普立茲獎,將自傳式漫畫的地位推向高峰。 九〇年代出現重量級人物喬 . 薩克(Joe Sacco),他的紀實漫畫《巴勒斯坦》獲得1996 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註:《鼠族》於1992年獲獎,但第一部於1986年即已完成。】二〇〇〇年代初期,在法國漫畫界大放異彩的有伊朗裔圖像小說家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以及她的自傳式作品《茉莉人生》(Persepolis),這部漫畫也被作者親自搬上大銀幕。

    二〇〇〇年代,達文多也完成了三部非常重要的紀實作品: 《鄉下人!--記錄一場政治衝突事件》(2001)、《壞人》(2005)、《一個人死了》(2006)。《鄉下人!記錄一場政治衝突事件》描述安茹地區某村莊三位生產有機牛乳的小農因為新建的高速公路而被迫放棄好不容易得到有機認證的部分農地,他們以有限的資源聯合其他村民,以小蝦米之姿對抗有權有勢的政府和酒商。《壞人》描寫達文多父母在年少時代如何從一無所有的窮人變成天主教勞工組織的一員,又如何不卑不亢、堅忍不拔地投入勞工運動,爭取自身的權益。《一個人死了》描述五〇年代布列塔尼亞省大興土木改造新城鎮之際,最基層的主力工人無法忍受老闆的剝削,積極投入示威遊行,要求加薪,但地方政府出動部隊武力鎮壓。《一個人死了》由達文多與Kris共同編劇, 而《壞人》《鄉下人!》則是達文多獨挑編劇與繪圖的重任。這些作品都不厭其詳地查明事實,重現當時場景,對細節極為講究。達文多曾多次在序文或作品中提到,在創作過程中,他為了避免描述的和事實有所出入,經常請當事人重讀他所寫的文字,然後不斷修改,直到他們滿意為止。

    如上文所提,用虛構類與紀實報導類來切割達文多的作品似乎過於簡單,但是不可否認,達文多的確花了許多工夫讓漫畫發揮紀實報導的功能。他在《鄉下人!》序文中表明,紀實漫畫跟動態影像不同,動態影像難以利用演員重建場景做真實性的報導,但是漫畫仗著輕巧的技法和跟主題保持距離的優勢,在結合重新安排的場景和親眼目睹的場景上,反而易如反掌。

    不過因為許多場景被作者重新安排過,誰能保證這些場景的真實性呢?對於這一點,達文多了然於胸,他說,敘述的時候,一定有立場,述說,就是在擷取畫面,擷取畫面就是有技巧地迴避,有技巧地迴避就是撒謊。

    所以紀實不等於客觀。重建客觀性也絕非他寫書的目標。他也知道,倘若以為攝影機在本質上比鉛筆更客觀,那就錯了,因此沒有理由將漫畫在早已被電視大肆開發的紀實報導的圖像中除名。

    寫土地與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達文多喜歡寫自己土地的事,寫對市井小民的關懷,安茹這片土地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裡,《壞人》指的是安茹摩日(Mauges)一帶的居民【註:摩日(Mauges】相傳一詞來自拉丁文的「壞人」(mauvaises gens)。】,故事描寫的也是這個地方的人的故事。《鄉下人!》的主要人物和《無知者》的理查 . 樂華都是安茹萊陽丘的居民,而達文多在2014-2016期間擔任萊陽丘的萊陽畔哈布萊鎮(Rablay-sur-Layon)的鄉鎮顧問。就某方面來說,我們幾乎可以把他的作品視為一種鄉土作品了。不過,達文多對土地與人的關懷並不侷限於他的出生地安茹區。《一個人死了》發生在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亞省,2015年的最近力作則與法國聯合電台(France-Inter)的資深新聞記者本諾瓦.柯羅巴(Benoît Collombat)合作,以1975年法官方斯華.荷諾(François Renaud)的刺殺事件為起點,抽絲剝繭地追查一個由戴高樂將軍的死忠擁護者創辦的神秘組織「法國國民行動局」(Service d'action civique,簡稱SAC),揭露法國七〇年代當權政府與黑幫掛勾的醜陋一頁(直到1982年發生Auriol滅門慘案,SAC終告解散)。即使在充滿人性黑暗面的作品裡,達文多仍在結尾寫道:「這段血腥殘暴的歷史繼續存在,成為殘留下來的大環境中的一個汙點,也是第五共和國的DNA裡的一個黑漬,但不管如何......它終究還是我們童年時親愛的家鄉。」

    從《鄉下人!》到十年後的《無知者》,不管是三個乳農從事的有機農耕還是理查.樂華實行的自然動力農法,達文多雖然未必信服這些農耕方式,但他所尊重的,正是他們為這片土地所做的:致力修復土壤與動植物的生機,也呼應了法國農民運動領袖喬思.柏維(José Bové)在《鄉下人!》序文裡的一段話:「殺死土地與自殺無異,唯有土地、水、風景健康,人類社會與我們的農業才有未來」。不過,《無知者》又多了漫畫這個人文層面,多了許多跟這些默默維持土地生機的農民一樣在為漫畫注入新血的作家。

    後記

    上文對達文多的虛構故事漫畫類著墨不多。他的《露

















    譯者序

    【記錄與熟成——非客觀筆調的真實人生】

    陳蓁美(本書譯者)/文

    2010年冬天,法國羅亞爾河谷一位漫畫家向附近的酒農提議合作一本書,內容是兩人帶領彼此探索自己的領域。

    漫畫家是艾堤安.達文多,當今法國漫畫界的翹楚,創作能量豐沛,在紀實報導和虛構故事兩種創作類型之間游刃有餘;酒農則是理查.樂華,對種葡萄、釀酒自有一套理念,專心生產白梢楠,產量不多但品質純良。這本書在2011年問世,至今依然是法國漫畫書店的熱門暢銷書,事實證明,兩人彼此啟蒙的故事也獲得芸芸讀者的共鳴。

    早在合作這本書之前,兩人已是多年老友。但達成協議後,達文多跟著樂華照料葡萄園、釀酒,樂華則跟著達文多了解漫畫的世界。就像達文多所說,他們並不想「教育」彼此,再說時間不夠長,只有一年多而已(實際上,他們為這本漫畫相處了一年半),而是經歷一種啟蒙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雖然兩人不時意見相左,不能心服口服的時候也不少,但這些也構成本書的魅力。樂華對達文多帶來的「好」漫畫未必欣賞,達文多也經常對樂華推崇的好酒「有眼不識泰山」,但持平常心、做平常事,沒有夸夸其談,又忠於自然本性,於是釀成這本書的好味道。

    雖然兩人對彼此的喜好未必照單全收,不過也不乏惺惺相惜的場景。就像達文多用了一定的篇幅描繪樂華對石頭和風的深情和感動,對樂華來說,石頭和風能直接影響葡萄,也就是葡萄酒的品質,其實這裡的石頭和風就是所謂的風土,但樂華不用字典釋義的方式來解釋,而達文多只是描畫出樂華如何以行動來實踐風土精神,用的語言簡單而真摯,令人會心。









    編/譯者:陳蓁美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9*26
    頁數:282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艾堤安.達文多

      追蹤







    • 譯者:陳蓁美








    • 出版社:大家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7/5/4








    • ISBN:9789869460309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 館主推薦:★★★☆☆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arrow
arrow

    deane812b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